央行大戲開鑼:一場決定你錢包命運的豪賭!

2025-03-21 19:15:40 RGB++ author

引言:全球央行決策週來臨,市場聚焦

下週,全球金融市場將迎來一場央行決策的密集考驗。美國聯準會(Fed)將於3月19日召開議息會議,這也是繼1月按兵不動後,聯準會再次做出重要決策。緊隨其後,英國央行(BOE)也將於3月20日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同樣在19日,日本央行(BOJ)將對其貨幣政策作出進一步說明。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交易員們正密切關注各大央行對利率政策的指引,以及各國經濟數據能否提供新的線索。下週央行的密集動態,將為外匯市場提供極為關鍵的基本面環境。

https://fs-cms.hexun.com/img/2025-03-<sup>15</sup>⁄<sub>217917394</sub>.jpg

美聯儲:通脹粘性與經濟放緩的兩難

1月會議回顧:維持利率不變,關注通脹與供應鏈

在1月的會議上,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並未引起太多意外。自去年9月以來,聯準會已經累計升息100個基點,以期對通膨表現做出更及時的反應。

通脹反彈與聯準會的謹慎態度

然而,近期的美國通膨數據仍然顯示出粘性,特別是自去年10月創下2.4%的階段低點後,通膨再次出現反彈跡象。1月會議紀要顯示,聯準會官員們對總統特朗普施加的關稅措施對美國供應鏈的影響仍持較大不確定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決策層在短期內對進一步降息保持謹慎態度。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方面仍然希望進一步降息,但官員們的謹慎在近期數據中似乎並非毫無根據。2月份的ISM價格支付指數出現了顯著跳升:製造業價格支付指數升至62.4,服務業價格支付指數達到62.6,雙雙位於60上方。這是自2022年7月以來製造業價格的最快上漲速度,顯示出通膨壓力可能在底部徘徊之後再度抬頭。再加上部分交易員對美國經濟降溫的擔憂,一旦經濟放緩與通膨粘性疊加,聯準會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經濟數據喜憂參半:零售銷售下滑與消費者信心減弱

近期權益市場的連續回調,部分因素是擔心美國勞動力市場將出現放緩。尤其是在聯邦政府中據稱存在規模性裁員,包含“馬斯克的DOGE”項目中“被迫離開的大量聯邦僱員”湧向就業市場,進一步加重了對整體失業率可能攀升的擔憂。消費者相關數據也在1月出現走弱趨勢,例如1月零售銷售環比下跌-0.4%,而市場原本預期增長0.7%,與此同時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0個月低點98.3。亞特蘭大聯準會的GDPNow模型本月早些時候一度跌至負值,引起了對美國增長前景的更多擔憂。雖然這些數據本身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波動,但若2月零售銷售(將於3月17日公布)繼續疲軟,或許會進一步強化對美國經濟轉弱的預期。

聯準會官員表態:短期內不傾向降息

對於聯準會3月19日的議息會議而言,近期多位官員已經表示不會在3月進一步降息。包括聯準會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直言並不支援3月降息;聯準會理事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和克利夫蘭聯準會主席貝絲·哈馬克(Beth Hammack)也與之看法相近;主席鮑威爾(Jay Powell)也認為暫無必要考慮新的利率變動。分析師認為,後續若真的出現降息動力,更多可能出現在年內晚些時候,而非本月。

英國央行:財政困境下的利率抉擇

通脹壓力與疲軟的經濟現狀

英國央行雖沒有“特朗普關稅”方面的壓力,卻面臨財政政策的尷尬處境:由財政大臣里夫斯(Reeves)推動的預算被指導致英國企業環境雪上加霜,使得英國經濟急劇下滑,同時也讓英國原本有限的財政空間所剩無幾。當前英國通膨依舊頑固,3%的整體通膨水平和3.7%的核心CPI顯示並未明顯放緩,而服務業通膨也高達5%。加上英國薪資增速依舊遠高於2%的通膨目標(目前薪資增速接近目標的三倍),在經濟已顯疲態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如何取捨成了難題。

貨幣政策的分歧:鴿派委員的意外轉變

在此前的一次會議上,英國央行以7-2的投票結果選擇降息25個基點,而那2名持不同意見的官員甚至支援更大幅度的50個基點降息。更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委員凱瑟琳·曼(Catherine Mann)一改去年極度鷹派的立場,竟投票支援50個基點的降息。曼在近期言論中表示,經濟衰退信號越發明顯,且英國企業受最近預算措施的影響,紛紛表示將減少僱用並提高商品和服務價格。她認為,既然經濟趨弱,不如更快放鬆貨幣政策以防範更大幅度的衰退。

行長貝利的謹慎立場:小步降息或按兵不動

然而,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目前則傾向於“小步降息”的立場,擔心通膨仍難言安全:當前整體通膨3%、核心通膨3.7%、服務價格通膨5%,4月起還會出現水費、能源、地稅、寬帶和鐵路票價等超過5%的上漲。鑒於此分析師認為,英央行在3月20日會議上再度降息的概率依然存在,但幅度或許難以大步跨進,除非經濟下行風險的證據更加確鑿。

日本央行:退出負利率政策的進程

利率上調:告別長期的通縮泥潭

與美英央行聚焦“是否降息”截然相反,日本央行卻在扭轉其多年的低利率或負利率政策。上次會議中,日本央行把利率提高到了“約0.5%”,這是日本自17年前以來從未見過的相對高水平。加之早在去年7月進行的首次升息,至今已是日本多年來第二次上調利率,核心消費價格在去年12月已達到3%,表明日本似乎正在走出長期通縮的泥潭。

未來展望:持續加息的預期與市場關注

日本央行在1月會議上暗示還會繼續升息,希望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將基準利率一步步推升至1.5%的水平。與此相呼應,其對2025年及2026年的通膨預期也已上調至2.5%和2%。不過,在3月19日舉行的會議上,市場普遍預期可能不會馬上推出新的加息決策,更多將關注新上調後政策的實施成效,以及決策層對近期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的態度與表態。

分析師解讀:三大央行決議對外匯市場的影響

美聯儲:經濟數據將決定後續政策走向

整體來看,當前外匯市場正面臨三大央行先後議息的密集期。美聯儲可能在3月19日保持利率政策不變,但若後續數據證實美國經濟衰退跡象明顯,年內後續降息的可能性無法排除。

英國央行:關注通脹與經濟衰退的平衡

英國央行面臨高通脹與經濟放緩的交錯困境,上一輪會議驚現7-2的降息“分裂”投票。本次或仍有25個基點降息的可能,但要關注行長貝利的態度以及通脹壓力能否緩解。

日本央行:暫緩加息,觀察政策效果

日本央行在加息道路上與歐美的方向相反,但本次會議大概率維穩利率,更多讓市場觀察此前上調後的效果,並等待國內物價走勢進一步明朗。

美元指數:避險情緒與聯準會政策的博弈

美元指數目前受到美聯儲政策前景與市場避險情緒的雙重影響,可能在短期內反覆波動。若經濟數據繼續走弱,通脹卻保持不退,那麼美聯儲的進退維艱必將令美元短期走勢更具不確定性。同時,英鎊和日元依然存在獨立驅動因素:前者受英央行政策及英國經濟衰退程度影響,後者主要看日本央行是否在年內繼續加息。對於歐元兌美元等其他非美貨幣,則需關注歐元區數據與對美元指數的間接反饋。

長遠展望:美元走勢的潛在風險與機會

從更長週期看,若美國降息預期在下半年重新升溫,美元或許有階段性回調風險;而如果全球風險情緒較差,美元又會在避險需求推動下保持韌性,形成典型的“先跌後漲”或“先漲後跌”的波段轉換。

風險提示

根據外匯管理相關規定,買賣外匯應在銀行等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進行。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